TOP
征稿(作者:中国国际期货 欧阳玉萍)--在宏观利好与资金的推动下,沪铝主力合约自11月以来延续前期升势,目前期价逼近21800元/吨一线,预计短期沪铝将延续反弹走势。但考虑到消费淡季效应将不断深化,因此对于沪铝的上行空间不宜过于高估。
国内电解铝产量高位运行
国内方面,据SMM数据,10月国内电解铝产量为374.21万吨,同比增1.13%,环比增3.52%。尽管“银十”旺季表现不及预期,但在电解铝厂周边下游加工企业开工率提升的带动下,铝水比例仍环比回升1.4%至77.7%,增幅超出预期。同期,电解铝铸锭量约为83.4万吨,同比减少13.5%,环比下降2.6%;产能方面,截至10月底,国内电解铝建成产能约4584万吨,运行产能约4406万吨,与9月基本持平。进入11月,预计冬季环保政策将对部分企业生产带来限制,但由于停槽后产量无法立即归零,整体供给波动预计有限。铝水比例方面,随着终端需求逐步转弱,铝水比例料将回落,尤其在11月下半月的回落预期增强。综合判断,11月铝水比例预计下降0.7%至77%。
电解铝进口方面,自2020年以来,中国原铝进口量保持强势增长势头,实现了向铝锭进口国的转变。2024年中国累计进口电解铝为213.6万吨,占国内总供应的比例约4.63%。步入2025年,今年前3个月中国原铝的进口量不及去年同期水平,但4月后的月度进口量均实现同比增长。1-9月原铝进口量为178万吨,同比增长12.98%。其中9月原铝进口量为246840.85吨,环比增长14.36%,同比增长80.07%。从进口来源国看,俄罗斯是第一大进口来源地,当月从俄罗斯进口原铝175910.20吨,环比增长27.37%,同比上升97.44%。在进口总量中的占比达到71.26%。今年中国与俄铝签署了220万吨电解铝进口长单。在西方持续制裁俄罗斯期间,俄铝仍是我国的核心进口来源。印度尼西亚是第二大进口来源地,当月从印度尼西亚进口原铝33758.22吨,环比增加7.65%,同比增长194.36%。
国内电解铝库存处于偏低水平
10月上中旬,随着上游发货节奏趋于平稳,在途货量保持稳定,铝锭在供需偏紧的基本面支撑下呈现去库态势。进入10月下旬后,铝锭库存转为高位震荡。随着传统旺季结束,11月铝水比例虽仍处高位但略有承压,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铝锭的供应压力;同时,高位铝价也对需求稳定性形成抑制。截至11月10日,国内铝锭社会库存为62.7万吨,与前一周持平,较9月底增加3.5万吨,较去年同期提升5.1万吨。预计11月上半月国内铝锭库存将逐步趋稳并小幅增长,整体在60-65万吨区间内运行。
电解铝成本呈现回落趋势
10月受氧化铝价格下行的影响,国内电解铝生产成本环比回落。据SMM数据,10月中国电解铝行业含税完全成本平均值为16119.03元/吨,环比下跌1.86%。从具体的成本构成来看,氧化铝是10月电解铝成本下降的主要驱动。据SMM数据,10月全国电解铝行业的氧化铝平均成本为5623.55元/吨,环比下滑4.98%,主因是海内外市场供应过剩导致氧化铝价格走低;电力成本整体保持稳定,对总成本未构成显著影响。
尽管10月氧化铝成本有所回落,但电解铝现货价格震荡上行,推动行业利润整体呈扩张态势。10月SMM统计的国内电解铝行业平均利润为4908元/吨,环比增长13.07%。截至11月10日,国内电解铝即时利润已升至5392.87元/吨,较10月初增加703.41元/吨,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4553.95元/吨。
步入11月,从成本端看,氧化铝:行业尚未出现大规模减产,且进口窗口持续开启,供应过剩的格局下,预计氧化铝价格将承压下行;电力:受煤炭价格上涨及枯水期来临影响,预计电力成本将有所抬升;辅料方面,预焙阳极成本支撑稳固,后市看涨预期明确;氟化铝则在萤石与硫酸价格高位运行的支撑下,仍具备上行空间。综合来看,尽管电力与辅料成本存在上涨压力,但氧化铝价格的下降仍主导整体的成本方向,预计11月电解铝的总成本将继续下探。SMM预计,当月国内电解铝行业含税完全成本均值将落在15600-16000元/吨区间。
汽车行业产销量稳健增长
中国汽车行业在经历高速增长阶段后,正逐步进入平稳发展与结构优化并行的新周期。从中汽协数据来看,今年1—10月全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169.2万辆和2768.7万辆,同比分别增长13.2%和12.9%。整体保持稳健增长态势。10月汽车产销进一步展现行业韧性,10月单月产销分别达到335.9万辆和332.2万辆,环比分别增长2.5%和3%,同比分别增长12.1%和8.8%。该月市场的良好表现,一方面得益于车企紧抓年底政策窗口,加快生产节奏。另一方面,旺季促销、新品密集上市以及行业综合治理工作的稳步推进,共同推动了市场热度的提升,助力行业延续稳健发展势头。
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内汽车市场的重要增长引擎,其快速提升的产销量与保有量,持续为汽车整体销量增长提供有力支撑。中汽协数据显示,今年10月,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77.2万辆和171.5万辆,同比增长21.1%和20%,新车销量已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51.6%。1—10月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分别为1301.5万辆和1294.3万辆,同比增长33.1%和32.7%,累计销量渗透率达46.7%。根据国家既定政策,自2026年1月1日起,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将从“免征”调整为“减半征收”,最高减征额度也将由2025年的3万元降至1.5万元。在此背景下,近期多家车企纷纷推出“跨年购置税补贴方案”,主动“自掏腰包”弥补政策落差,以期在激烈竞争中抢占更多份额,为年底销量冲刺蓄力,助力2025年圆满收官。
据中汽协预测,2025年中国汽车总销量将达3290万辆,同比增长4.7%;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为1600万辆,同比增长24.4%,行业整体保持稳健增长。
沪铝将震荡反弹
宏观面上,美国参议院已通过临时拨款法案,结束了持续月余的政府停摆 。这一举措消除了短期内的一大不确定性,有助于稳定市场情绪和风险偏好。与此同时,降息预期稳固但仍存在分歧,当前市场对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的预期持续发酵。据CME“美联储观察”最新数据,美联储12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64.1%;到明年1月,累计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54.1%。
基本面上,供应端: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总体持稳,产量维持高位。尽管北方地区季节性环保限产对局部生产有所影响,但由于停槽后产量呈缓慢衰减,对全国总供给的实际冲击较为有限。需求端:传统旺季结束,市场步入淡旺季交替时段。高铝价显著抑制了下游的采购意愿,现货市场整体成交平淡,下游企业多以刚需补库为主。从结构看,需求分化态势明显:建筑型材因房地产低迷持续疲软;光伏型材出现断崖式下滑;而汽车轻量化及储能领域订单则相对稳健,成为主要亮点。结合库存表现来看,目前国内铝锭社会库存虽自低位小幅累积,但绝对水平仍处于历史同期偏低位置,对铝价形成一定底部支撑。总体而言,预计沪铝短期将以震荡反弹走势为主,但考虑到后期消费淡季效应不断深化,对于铝价的上行空间不宜过于高估。主力合约上方压力位关注22000-22100元/吨区间。
Copyright © 2000-2025 中金网 版权所有 网址:www.metalsinfo.com 营运商:广东南海鹏博资讯有限公司 经营许可:粤B2-20120193 粤ICP备11039585号
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397号 


